如何分辨凹版油墨的著色力
由于印刷工藝的不同,就要求油墨有不同的性質。如凹版油墨很稀薄,粘性也很小,否則就不能填入版子凹處。也不能被刮刀刮干凈,印報墨大多供凸版輪轉印報機使用,印速快達10000印/時以上,所用紙張是吸收性較好的新聞紙,故印報墨僅比凹版墨厚些粘性,而滲透干燥性很好。否則就不適應高速印刷和迅速干燥的要求。印書的凸版輪轉機較慢,所用紙張較堅實,吸收性較差。印書墨比報墨更厚些粘些,滲透干燥性稍慢一些,甚至有的具有一部分氧化集合結膜干燥的性質。使書刊的字跡可以印得更清晰,干后不易擦掉。彩色凸版印刷多用于印刷商標、包裝等印件,印速更慢些,所用紙張則從凸版紙、膠版紙、銅版紙到玻璃粉面涂層紙各色均有。
對三原色凹版油墨來說,其顏色密度均應在一定范圍內,通常為黃1.00士0.05、品紅1.45士0.05、青1.55士O.05。但因原稿色調的不同要求,亦可略有不同。當三原色的密度在上述范圍內,一般是可以達到灰色平衡的,而由此計算所得的色差、灰度和實際色效率,也是較具有實際意義的。世界上符合三原色理想的標準色墨是不存在的。但色差應越小越好,越有利于灰色平衡和原稿色彩的再現。灰度小也即亮度高,當原稿的色彩十分鮮艷,灰度大的三原色就不能使鮮艷的原稿色彩再現。
至于圖畫或某些色調本身比較灰暗的原稿,在印刷時就不一定要求三原色墨的灰度小,有時反而要加大灰度或加印底色或專色了。實際色效率是指主色調的純度,色效率越高則與其他兩種三原色凹版油墨配合成純色的范圍越大。一般而論,色偏小灰度也小的油墨其實際色效率就較大。衡量三原色油墨的顏色質量,一般應是色偏小、灰度小,實際色效率大的為好。
復合油墨的著色力亦即通常所說的顏色濃度,著色力大的凹版油墨,較小的用墨量就可使印件達到一定的彩色密度,著色力小的油墨就需用墨量較大,這給印刷過程中帶來不利,如網點擴大、糊版甚至起臟。但應注意,著色力大的油墨灰度也較大,影響色彩的鮮明度。三原色油墨的著色力應三者相當,當其中某一色的著色力過大或過小就會影響灰色平衡和色彩還原。
文章內容來源于凹版油墨:http://www.yuesn.com.cn